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的吸附材料,在各個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。讓我們帶您了解一下石墨烯提純的結構。
石墨烯的直徑為5 ~ 20μm,平均比表面積約為1000 ~ 1500平方米/g,平均孔徑為1.0 ~ 4.0nm,微孔均勻分布在纖維表面。與活性炭相比,石墨烯提純具有孔徑小且均勻、結構簡單、吸附速率快、吸附速度快、吸附小分子易脫附等優點。與被吸附物的接觸面積大,可以均勻地接觸和吸附,從而可以充分利用吸附材料。
石墨烯提純結構的描述
微孔結構: 微孔半徑在2nm以下,其孔徑分布較窄,特殊孔呈單分散分布,其結構由不同大小的細孔組成,中孔和小孔的擴散呈現多分散分布,在各孔結構中差異較大。主要原因是原材料的差異。
表面化學結構: 石墨烯提純的固體表面原子具有不飽和結構,具有獨特的表面化學性質。當燃燒溫度較低時,微晶容易與氧化介質反應生成氧化產物,主要包括羧基、苯酚、醌。表面酸度與吸附平衡密切相關。石墨烯提純的孔隙主要是由碳和石墨微晶形成的微孔。大量的微孔增加了石墨烯提純的表面積,也增加了它們的吸附能力。而且,它可以根據需要制成氈,布,紙等各種形式,適用于各種用途。